当前位置:首页>文旅资讯

蓬溪县民间文学:罗衣秀才

时间:2024-08-20   访问量:1020

蓬溪县文井镇高峰山上有高凤寺,始建于唐朝,屡废屡兴,至清末民初所建成的寺庙建筑群尚遗存至今,因此高峰山又名高凤山。寺庙全部建筑均为木结构楼阁式,整个建筑群按先天八卦设计修建,五千二百多平方米的建筑有大小门四百多道。其门又分为正门、侧门、虚门、活门、死门、机关暗道门等几十种,都沿山势交错设计,故有“高峰迷宫天外天”之称。


在这座神奇的高凤山下,有一个地方叫灯杆嘴 ,依傍在灯杆嘴山岩边,传说曾有一橼小小的茅草屋,茅草屋内住着姓罗的贫穷人家。这个罗姓家男人名唤罗生,三十多岁,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罗生妻子罗冯氏二十八岁,生的貌美、温良贤淑。罗生天天带着怀孕的妻子打柴务农,眼看着妻子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就要临盆,于是罗生就不再让妻子下地务农,自己也在家里做家务照看妻子,等待临盆。


这一天,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雷鸣电闪、大雨倾盆;罗冯氏腹痛难忍,眼看就要生产,罗生焦急万分,把妻子安顿在床上,急忙冒雨去请产婆。就在罗生与产婆赶到茅草屋前, “哇……”传来一声清脆响亮的婴儿啼哭声,顷刻间雨过天晴、霞光普照,彩凤齐飞,罗生和产婆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罗生大喜过望,跟儿子取名罗衣,盼望儿子长大有饭吃有衣穿,并在茅屋旁边栽了一颗柏树,以此纪念罗衣降生。


话说天宫内仙乐袅袅、香雾缭绕,威严的玉皇大帝稳坐宝座之上,文武百官位列两班,灶王神匆匆来报。


灶王神:“启禀玉帝,紫薇星罗衣已在凡间平安降生。”


玉皇大帝:“紫薇星降生乃天地幸事,好好护卫,让其平安成人,继承皇位。”


灶王神:“遵旨!”

1.jpg

罗衣生的面如满月、明眸皓齿、天真无邪,天天在父母身边绕前绕后非常可爱,乡邻们看着罗衣也很喜欢,都要和他讲话逗他玩耍。罗衣最喜欢父亲为他栽下的那颗柏树,时常都要去抚摸柏树,对柏树说说悄悄话,有趣的是,罗衣一抚摸柏树跟柏树讲话,好像柏树就长高一节。


转眼间就到了五岁,这一天罗衣跟着父母上山打柴,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罗生在打柴时不小心摔下山崖,瞬间毙命。罗衣和母亲哭得天昏地暗,任凭母子俩喊得声嘶力竭,怎奈回天无力。由于家境贫寒,在乡邻的帮助下母子俩简简单单便埋葬了罗生。


从此,罗衣跟母亲罗冯氏相依为命、苦度光阴,这样又过了两年,罗衣七岁。


七岁的罗衣要上学了,塾馆在离家较远的石通镇,除了要走蜿蜒崎岖的山路,还要过那条小溪河,河上没有架桥,平时河水浅河面窄,行人都能赤脚而过。有好善人放了一些石磴子在河里,老幼妇女也可以穿鞋子踩石磴子过河。可到了涨洪水的季节,河面就会加宽,河水也会加深,任何人都过不了河,要绕好长一段路才能到达塾馆。妈妈要做农活,不可能天天接送,真是难坏了罗衣的母亲。可是,学是必须要上的呀!没有办法,到了开学的时候,母亲给罗衣收拾好学习用具,装在布袋里,领着罗衣到石通镇塾馆去了。


第二天正式开学,妈妈对罗衣说:“从此以后你就自己上下学,妈妈没时间来接送你,一路上要小心,别贪耍,别玩水。”罗衣很懂事的答应了。尽管罗衣很早就起床吃饭,然后急匆匆去上学,但是由于山路崎岖很不好走,罗衣是个小孩子,走路花的时间就更多了,因此常常要耽误听课。有钱人家的小孩都骑马,即使比罗衣起得晚一些,也比罗衣先到塾馆,罗衣很是郁闷。


这天早上,罗衣吃了早饭准备上学,想起可能又要迟到正闷闷不乐,他一低头突然发现脚边有一根小竹竿,灵机一动:何不让它给我当马用,对!小罗衣捡起小竹竿放在胯下,说也奇怪哈,罗衣骑在这小竹马上,顿感足下生风,一路上清凉的山风在耳边呼呼作响,五彩的山花在眼前一一晃过,不一会就到塾馆了,罗衣终于第一个到了塾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从此以后,罗衣有了这小竹马,就再也没有耽误过听课,罗衣在班里学习也是最好的,其他的小朋友看着罗衣骑竹马觉得很好玩,也仿效着用一根小竹竿当马骑,只是他们的竹马没有神力,不如罗衣的竹马跑得快,只能玩玩而已。


罗衣家贫,买不起灯油,晚上罗衣想看书就点不上油灯。罗衣手里拿着书来到父亲种的柏树下,想跟柏树说说心里话、道一道烦闷。当罗衣来到树下,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柏树尖尖上突然亮了起来,把树下照得亮堂堂的。罗衣好欢喜哟,蹦跳着叫喊:“妈妈,妈妈快来呀!”母亲出来看着这奇特的景象,高兴地说:“儿呀,这是你父亲为你种下的灯杆树,你要好好读书才对得起你九泉之下的父亲哟!”母亲说着说着竟是热泪盈眶,罗衣说:“妈妈放心我一定好好读书。”

5.jpg

此后的夜晚,只要罗衣来到树下读书,灯杆树自会亮起来。


这一天突然下起了大雨,罗衣放学骑竹马到了小溪河,洪水已经涨上来了,淹没了过河的石磴。罗衣正准备从上游绕道而行,一个白胡子老公公突然站在罗衣跟前,说:“罗衣我背你过河吧。”罗衣说:“不行呀老公公,你的胡子都白了,怎么能让你背我呀,再说,你那么大的年纪了,滑到河里去了怎么办?”白胡子老公公不再说话,一弯腰就把罗衣背在背上,三步两步就过了河,罗衣还没有回过神来,就被放在地上,一转眼白胡子老公公就不见了。


妈妈正在焦急等待罗衣,一见罗衣回来,赶紧问罗衣是怎么过河的,罗衣告诉妈妈是一个白胡子老公公背过河的。妈妈一边惊奇一边感谢上苍,从此也没有了涨洪水怕罗衣过不了河的后顾之忧。以后每逢下雨涨洪水,这个白胡子老公公就会来背罗衣过河。


现在最让罗衣烦恼的事情是肚子饿的咕咕叫,上课肚子叫的同学都能听得见,还学着叫声嘲笑罗衣。


话说这高凤寺道观里面有四个宝库,分别是油、盐、柴、米,为什么说是宝库呢?实际上四个宝库就是四个大石坑,从外表上看也没什么特别之处,说它是宝库是因为这四个大石坑里面装的油盐柴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年四季都是满满的。道观每天都要发放斋饭,以敲钟为号,任何人都可以来吃,又不收钱。这对于贫穷的罗衣来说真是一个福音。每天道士一敲钟,罗衣就骑着他的竹马赶到,顿顿都少不了他。大多数赶了斋饭的人都要或多或少帮着道观做一些事情,而罗衣要忙着到塾馆,吃了斋饭就走了,久而久之道士们就有点厌烦他了。


一个道士说:“罗衣这小子天天白吃斋饭,又不为道观做事,都知道他有竹马神力相助,吃饭比谁都跑得快,得想个法子不让他白吃才好呢!”另一个道士说:“这个还不好办,我们先吃饭后敲钟,他就准赶不上。”众道士一想:“对,就这么办!”


第二天,道士们早早地把午饭吃了,再慢条斯理地去敲吃饭钟,随后罗衣就骑着竹马来了,道士们冷冷地看着罗衣笑:你小子今天总遭了哇!罗衣腹中饥肠辘辘,心里装了一肚子气,口中喃喃说道:“先吃饭后敲钟,油盐柴米空空空。”说完,罗衣就骑着竹马下山去了。


罗衣这一走不打紧,高凤山那四个大石坑里面的油盐柴米再也不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不久就空空如也。至此,大家就明白罗衣是金口玉牙,说什么准什么,道士们的肠子都悔青了。


一天,罗衣走在石通镇街上,迎面一位算命先生,把罗衣全身上下打量一番,说:“小相公,你是当皇帝的命呀,请受老夫一拜。”说罢,算命先生“噗通”一声跪在面前,把罗衣慌得不知所措。罗衣回过神来,看看自己骑的竹马,想想灯杆树、还有每逢涨洪水背自己过河的白胡子老公公……恍然大悟,对!我是当皇帝的命呀!


罗衣骑着竹马往家赶,一路上越想越激动,到家后见妈妈正在刷锅准备做晚饭,赶紧坐在灶前添柴烧火,对妈妈说:“妈妈,适才在街上有一个算命先生说我是当皇帝的命,还跪着拜我。”妈妈一听笑的合不拢嘴:“儿呀,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穷人,不要说当皇帝,你就是当一个秀才也了不起呀!”妈妈一面说着,一面用刷锅的刷把在灶头上拍打了几下。罗衣更是兴奋不已,拿着手里的竹马,在灶头上敲着节奏唱:“妈妈有福气,儿要当皇帝,儿也不读书,妈也不种地。”罗衣反复唱着,反复敲着灶头。


他们不知道,这刷锅的刷把就是上天的玉棍,打在了灶神身上,还有罗衣的竹马也不知在灶神身上打了多少下,娘俩这一高兴就惹下了大祸。


灶神爷挨了罗衣母子的打,怒火胸中烧,飞上南天门,来到了凌霄宝殿向玉皇大帝奏道:“陛下,紫薇星罗衣无端用金马鞭抽打吾神,罗衣之母还打了吾神三千御棍,如今罗衣还没有当皇帝,就目空一切任所欲为,要是以后当了皇帝,岂不要翻天了?恳请陛下严惩。”灶王神见玉帝还不是很动气,又补充一句:“罗衣还说,当了地上的皇帝,以后还要当天上的皇帝…….”不等灶王神说完,玉帝龙颜大怒,立即传御旨,派遣巨灵神到凡间捉拿罗衣回天庭治罪。这个时候长庚星出班奏道:“罗衣是被石通镇上的算命子透露了他以后要当皇帝的天机之后,才厌读诗书,骄傲自满,应当惩戒。然而收回天庭治罪,则不能教化众生,依臣之见,不如换其龙骨,使罗衣称帝之想化为灰烟,则人间可昭天德也。”玉帝觉得长庚星说的在理,就派巨灵神下凡换取罗衣龙骨。


罗衣吃过晚饭,帮妈妈收拾完毕,妈妈由于白天做农活累了已早早睡下。罗衣心里想着当皇帝的事儿不能平静下来,就一时无法入睡。他来到灯杆树下,望着高高的树,对着明亮的树冠,陶醉地说:“从今往后我再也不用那么辛苦读书了,妈妈也不用那么累死累活了,我要当皇帝呀!”罗衣甜甜地笑着。不过,罗衣觉得今晚的灯光格外亮,罗衣有点睁不开眼睛,就这样倚靠着灯杆树慢慢坐下来,睡着了。


巨灵神下凡来到罗衣家,见罗衣靠着灯杆树睡着了,于是用法力挥动神斧割肉取骨。罗衣在睡梦中突然感到浑身疼痛难熬,大声惨叫,叫喊声惊动了熟睡的母亲,罗妈妈披衣出门,见罗衣在院坝里乱滚,慌了手脚,说道:“儿呀,你这是咋啦,怎么睡在院坝里呢?肯定是晚上高兴吃得有点多,又在外面受了凉,是闹肚子痛吧。儿呀,你把牙关咬紧忍着,妈妈去请郎中。”


母亲一走,罗衣身上的龙骨马上就换完,但他牙齿咬的很紧,没有换去牙上的龙骨,巨灵神便回天庭复命去了。等母亲把郎中请来,罗衣好好地站在院坝里等妈妈,跟没事人一样,没有哪儿疼痛了,郎中没有开处方只好回去了。


罗衣自从换了龙骨以后,身体外表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他自己也不知道身上的龙骨被换了,因他的龙齿未换,故而他说的话还是百说百准。


罗衣成年后外出云游,来到一个集镇上,找了一家客店住下。第二天早晨起床听见有人在哭,罗衣走出房门看见是一个少年仆人,忙问是怎么回事,那少年说:“昨晚我把主人的马栓在这棵马桑树上,今天起来一看,马桑树长高了许多,把马吊死了,主人起床后一定会打我的。”罗衣一看,果真那棵马桑树比昨天进店时看到的长高了许多,把一匹雄健的枣红马吊死在树上。罗衣见那少年哭得可怜,非常气愤,指着马桑树说:“不怕你马桑树儿长得高,长不到三尺你要弯腰。”


从此以后,马桑树就真的长不高了。

6.jpg

随后罗衣参加府考中了秀才,考了秀才之后每一次考试都名落孙山,于是乎罗衣终生就只做了秀才。


罗衣秀才的故事告诉人们,凡事都必须通过努力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要有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精神,方能成为栋梁之材。

4.jpg

上一篇:蓬溪县图书馆闭馆通知

下一篇:蓬溪博物馆内,每一件展品都是历史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