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旅资讯

2024第二届泛涪江流域文献共建共享圆桌会举行

时间:2024-12-04   访问量:1007

12月3日,在第六届涪江文化艺术节举办期间,“同饮一江水·川渝两地情”2024第二届泛涪江流域文献共建共享圆桌会举行,千百年沉淀下来的涪江流域文献典籍在各城市图书馆馆长、文化学者的分享中“走进”大家的视野,推动灿烂的涪江文化不断传承创新,为区域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新的契机。

1.jpg

“我们要找到泛涪江流域文化的独特性和共同点,看到这些文化的闪光点。”活动中,西部经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张烈以《巴蜀文旅走廊视域下的泛涪江流域文化研究》为题,向嘉宾介绍了他多年来对涪江沿线地区文化的研究成果。他认为,从茫茫雪岭的岷山之巅湍流而下的涪江,千百年来不仅造就了沿岸壮丽优美的自然风光,更孕育了两岸勤劳智慧的巴蜀儿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为巴蜀文化奠定了厚重的基础。“要加强交流合作,让文献典籍里的‘经典’被更多群众熟知。”张烈说。

“国家‘双圈’战略为遂潼两地文化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两地图书馆可以共同探寻涪江泛流域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根脉,推动遂潼区域文化成为‘双圈’中的显著成果。” 重庆市潼南区图书馆馆长胡祖国认为,加强文化交流,可以从两地图书馆文化资源推广、文献开发利用、共建文献共享平台开始,找到各地的地方特色文化以及契合点,创作文艺精品、开发文创产品,形成标志性强的文化品牌,让文献里的文字“活起来”也“火起来”。

如何将涪江流域文化文献要素转变成文化旅游资源优势?

在活动的学术交流环节,绵阳市政协研究室主任刘仲平、宁波财经学院人文学院讲师陈名扬、成都图书馆馆长肖平、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学院院长罗莹等文化学者分别分享了自己的调研、研究成果,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建议阐述,干货满满,具有很高的学习借鉴、参考价值。

“通过活动,我们看到了整个涪江流域各大城市的特色文化、特色活动和特色品牌,以及各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些先进做法。”交流结束后,遂宁市作家协会主席杨俊阐述了在活动中获得的思考。他认为,遂宁可以以“涪江文化”为主,结合涪江文化艺术节的“群众文化”元素,集合沿江各城市与“江”有关的特色文化、特色品牌,共同打造一个在成渝“双圈”中具有独特标识意义的群众文化品牌,成为遂宁推动文旅融合、实现“引客入遂”的新助力。

5.png

上一篇:第六届涪江文化艺术节在遂宁开幕,这些活动值得期待→

下一篇:唱响涪江 城市之光!第六届涪江文化艺术节泛涪江流域优秀城市歌曲展演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