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至7日,四川美术学院师生考察团应邀到蓬溪县开展2天1夜的考察学习活动,先后深入高峰山古建筑群、鹫峰寺塔、蓬溪奎塔、宝梵寺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地参观,感受蓬溪文旅资源的独特魅力。
PART 01蓬溪高峰山古建筑群
蓬溪高峰山古建筑群由山门、三清殿、老君殿、文昌殿、客堂、各层寮舍等组成,筑沿山势呈包围式布局山门坐西向东。建筑群内部空间灵活宽敞,神殿、客堂、寮房处处相通,楼梯、隔道错落有致,整个空间既丰富又整一,串联起大大小小的院落,建筑的实,院落的虚,形成了明确的阴阳对举,虚空透亮的庭院是建筑的有机延伸和补充,形成了沟通天地、接纳自然万物的空间,体现了人与环境相互依存、“天人合一”的建筑文化观念。因独特的八卦迷宫建筑,有“川北迷宫”之称。
2013年3月5日,高峰山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ART 02蓬溪鹫峰寺塔
鹫峰寺塔,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始建,坐西向东,为方形十三级楼阁式塔,砖石结构。塔身每层各面分为三间,砖砌仿木倚柱、斗棋等;砖叠涩塔檐出檐较大,角部有明显起翘;塔身二层以上每层各面均开佛龛三个,以供佛像和采光、通风;塔内攀石阶可盘旋至顶;各层塔室均辟佛龛,龛壁彩绘背光、祥云;塔刹为宝瓶葫芦顶。鹫峰寺塔体态高大,各层外观均采用仿木作工艺,塔檐仅有局部损伤,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技术水平。
2006年5月25日,鹫峰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ART 03蓬溪奎塔
蓬溪奎塔坐北朝南,建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是一座八边形五重檐楼阁式塔,由塔基、塔身和塔顶三部分组成,通高25.53米。塔基为条石砌筑,正八边形,高2.4米,前后均施垂带式踏道。塔身底层边长4.7米,横、纵轴长度均为11.4米。蓬溪奎塔为五重檐八方形穿斗式与抬梁式结合造型的木结构建筑,结构简洁、功能实用,外形美观,是中国传统建筑技术和艺术的结晶。
2013年3月5日,蓬溪奎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ART 04蓬溪宝梵寺
宝梵寺,是明朝至清朝时期的古建筑遗存,宋英宗赵曙赐名,意为“佛中之圣,梵中之宝”。
现建筑为明清遗存,寺依山而建,中轴对称布局,有天王殿、大雄殿、毗卢殿、厢房等。宝梵寺坐北朝南,青砖砌墙,布瓦盖顶。山门面阔三间,出檐为青砖透雕仿木垂花形,砖雕葡萄、鲜果、鲜花、动物。大雄殿结构严谨,为明代中期建筑遗构。大雄殿泥壁图画12铺,上拱眼绘有佛像24尊,名曰《西方境》,共计约104平方米。宝梵寺的建筑突出地方特色,体现了古代匠人较超的技艺及艺术品位。宝梵寺壁画拓展了传统工笔重彩画的艺术魅力,无论造型、用线、用色还是绘制技艺,都启迪着现代画家对传统艺术进行再认识,对现当代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产生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6年5月,宝梵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