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非遗文创

曲艺:清音

时间:2025-01-14   访问量:1014

54.png


  曲艺:清音


  四川清音原名“唱小曲”“唱小调”。因演唱时多用月琴或琵琶伴奏,又叫“唱月琴”“唱琵琶”。是流行于重庆、四川的曲艺音乐品种之一。四川清音,来源于明清时期的俗曲及四川民歌,包含了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河北、浙江等地区的传统民间小调曲目。主要流传于四川宜宾、泸州、成都和重庆一带的城市及中小乡镇的商业地区。四川清音用四川方言演唱。曲调丰富,唱腔优美,有八个大调、一百余支小调,唱段两百多支。四川清音的伴奏乐器为琵琶、竹鼓、檀板等。早期表演时由女演员一人坐着独唱,右手击竹鼓,左手击檀板,自击自唱。演唱多由女演员自击板鼓而歌,伴奏多为盲人,乐器有二胡、琵琶、扬琴、月琴等。音乐上以小曲为主,文南词为辅,小曲曲牌有60多支,有以一曲多词演唱的曲目,如《五更相思》、《照花台》等;也有以多种曲牌串在一块联唱的曲目,如《南昌东湖十景》,即由〔鲜花调〕、〔红绣鞋〕、〔玉美人〕、〔进兰房〕、〔九连环〕等10支曲牌联缀而成。

 

  传统曲目有《安安送米》、《宋江杀情》、《王婆骂鸡》、《僧尼缘》等。九江清音俗称"九江曲子",发源于鄂赣边境的蔡山、闵坼列蒋家营、桂家坝一带湖泊地区。传统曲目整本分回的有《玉堂春>,<宋江》、《武松传》等,小曲有《二十四枝花》、《四季相思>,<孟姜女》等。

上一篇:曲艺:莲箫

下一篇:曲艺:三句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