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舞蹈:云翩彩龙
一、基本情况
舞龙灯的起源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竹把龙,传承四川省蓬溪县天福镇祖辈,传承下来舞龙灯。古人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龙其形有九,身似蛇,脸似马,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腹似蜃 ,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古人耍龙灯主要道具就是龙。
龙的道具是用竹子、木纸、麻布等制作,竹编成篓编成圆筒,形成笼子,糊上木纸,缝上麻布扎制而成,即为竹把龙。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有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龙”通常都安置在当地的龙王庙中,舞龙节日,以旌旗、锣鼓、号角为前导,将龙身从庙中请出来,接上龙头龙尾,举行点睛仪式。龙身用竹扎成圆龙状,节节相连,外面覆盖有龙鳞的巨幅红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需数十人同时舞动,首尾相距约莫有十数来丈长,龙前龙尾四周摇摆,龙首作抱球状,引起龙身游走飞动,形状十分壮观。
经过提炼升华,保留中华民族的寓意,融合中华武术之形意,配合音乐,对中华传承舞龙的提升,形成现在的云翩彩龙。郭子培通过舞云翩彩龙的形式,将舞龙这一传统民俗舞进了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有非常强的观赏性,并能营造出一种喜气热闹的氛围,同时他也将云翩彩龙演变成为了一种强身健体的运动方式,老少皆宜,受众面广,深受周边人民群众的喜爱。
二、传承谱系
第一代传承人:不详
第二代传承人:郭金贵 清末年间 祖传
第三代传承人:郭春生 1921年5月 祖传/师承郭金贵
第四代传承人:郭子培 1952年4月 祖传/师承郭春生
第四代传承人:郭子兴 1946年3月 师承郭春生
第五代传承人:郭大宪 1980年8月 师承郭子培
第五代传承人:郭琼鸿 1986年2月 师承郭子培
第五代传承人:岳 霖 1981年4月 师承郭子培